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马国强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观点】砚边自语

2014-08-22 16:58:48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马国强
A-A+

  我常年游离于新闻职业与美术专业之间,画画成了一种“业余”,我曾为此自嘲是“两栖动物”,这实在是一个无奈的选择。成为职业画家对我来讲是一个难圆的梦了。但鼓起我继续舞笔弄墨的动力,来自我看到在许多卓有成果的画家之中,“非职业”的画家不在少数。与业余画家相比,职业画家们所拥有的无数优势之中最珍贵的应该是“时间”二字,可是我又执拗地不相信一个画家的水平和其拥有的创作时间是成正比的,尽管我知道这种执拗可能是一种偏执,但对绘画仍钟情于斯的许多非职业画家,如果没有这种执拗,在他们日复一日的不尽的与画画毫无干系的事务之余,是打不起展纸挥毫的劲头的。在中国的画家队伍里,这种类型的画家为数不少,他们的艺术道路和治学方式,应该说是有一定研究意义的。

  非职业画家的业余作画有时也可能会“塞翁失马,安知非福”,我正是以这种心态来看待我所从事的新闻工作的。它使我无法远离社会与时代,便于我理解人生,因此也使我比其他画家多了一份“新闻敏感”式的切入。对于像我这样的从创作思想和表现手法都是写实主义的人物画家来讲,不无裨益。在中国画的山水、花鸟、人物诸分科中,最“入世”的是人物画,而新闻又是最无法“出世”的。这当然是我在职业选择的无奈中自寻的安慰与托词,但它确实又为我创作题材的选择和主题的深化提供了天赐之便,使我对社会、对人生的关注和认识可能比非此职业的画家多一分深刻。

  我把我所从事的新闻工作喻之为一方“热土”,而把我所钟爱的绘画当做一块“绿地”。尽管这方热土给我提供创作的源泉和激情,但新闻与社会功利、尘世喧嚣的天然共存,又使我常常感到厌倦和疲惫,我更渴望在绘画这块绿地上得到心灵的歇息。因此,每当我听到自己的运笔在纸上发出低微的“沙沙”声,每当我完成一个难度较大的人物头部或手部的结构刻画,那种创作和劳作过程的愉悦,会使我感到绘画完全是一种自娱形式。

  我始终认为,画画其实是门手艺。与被称之为“匠人”的手艺人相比,画家只不过是多了一些想法、少了一些重复而已。因为有一手堪为“绝活”的手艺才是可以获得“艺术家”的称谓的第一条件。“艺不压身”四个字,是我学习画画的最原始动机,而“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则是我习艺的基本信条,尽管我亦常常为自己绘画的动机“不纯”或过于形而下感到惭愧,但近半生的经历告之我确实从中得益匪浅。

  我把绘画当做手艺活来看,而在这活儿当中造型能力又是“手艺”中的“手艺”。如果将造型与笔墨分开排列来论,我是宁将造型排在第一位的。离开了造型因素的依托,纯粹的笔墨就没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和品评其高下的标准。就中国人物画的训练与创作而言,没有对人物动态、形体、衣纹、结构的透彻理解和把握,达不到对这一切了然于胸、一挥而就的熟练程度,期望面对宣纸运笔生风、墨随笔生而气韵生动只能是天方夜谭。造型能力是检验中国人物画家水平的第一把尺子,这种能力的获得只有一条路:速写。这真是一条最便当、最简单,又最有效的路子,也是一条被无数成功者所验证过的路子。

  速写是我的必修课。早先是为了记录生活感受,准备创作素材,同时也为了造型训练。后来发现仅靠速写记录生活素材远不如相机来得具体、快捷,尤其是进入创作阶段后,速写显得不够用,所以速写便仅成了我练手的课目,日积月累,竟也画了好几大本子。如今回头来看,水墨画创作上若有些许进步,还是得益于斯。

  对于水墨人物画而言,用线与用墨,是一对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的统一体,我感到有时将其拆开,分别强调亦不无意义。若排其序,线当为先。对于中国人物画线的功能,我是按两种符号意义来理解和运用的。一是用以造型,此非中国绘画独有,西方绘画亦多见,如古希腊绘画和安格尔、门采尔大师的绘画等。我始终将线的训练与造型训练结合在一起进行。造型熟了,用线自然流畅;造型不熟,用线自然迟滞。我不相信离开造型单独去论线条的质量有何种意义。二乃书意用线,书法入画,它是中国绘画和西方绘画区别的本质特征之一。不论中国画如何创新,这都是一块须臾不可丢弃的“通灵宝玉”。一个“写”字,道尽了中国画的风韵。书法用笔的一波三折,顿、挫、折、转,线条的或实或虚、或虚入实出、或实入虚出,当这些特点和其描绘的人物解剖及衣纹结构完美地契合为一体,其产生的画面效果真是妙不可言。其实这也是中国画本体语言的魅力。

  墨从笔生,无笔难以成墨。泼墨与勾勒相比,其不受造型的羁束,易出墨色的无穷变化和水色渗化撞击形成的迷离变幻的视觉效果。加之大笔加椽,纵横涂抹,元气淋漓,何等痛快,一般人自是喜欢。但初学者若长此放松对形的把握,画面空、散是必然的。我是将目前的一切上品画创作都视为造型训练的习作来看的,因而我宁多勾勒而少泼墨。

  画画是件很具体的技术活,成大师、成名家几乎是所有画家的梦想,但成功与否,实在是要告冥冥之中缪斯的钟情,而这种钟情却又必须经过长期的技术性过程检验。这是一种主动和被动的关系,画家的主动只能体现在主观的技术性努力和自我学养的提高。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马国强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